2008年11月18日星期二

阿扁的啟發

星期天,在港一早起來,甚是清閒。媽從廚房拿來一杯奶茶,品了數口,既香濃,又甜滑。人家說咖啡與報紙是最匹配的「情侶」,但我卻認為是奶茶。翻閱周日報紙的「假日版」,正想看看有什麼閒聊文章,誰不知發現每頁都刊登著「阿扁」的新聞。從歷史角度來看,「阿扁」大概是「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」,無論是那位響噹噹的人物,其名字也未曾在傳媒界翻雲覆雨過。也難怪呢,陳總統的稱號特別多,由耳熟能詳的陳水扁、阿扁到現在的2630、貪心的總統,每見到其名字,總叫人暗裡發笑。或許只有在獄中對犯人才會用上號碼數字來稱呼,在寓言故事中對某些悲劇的主角才會用上「貪心的」來形容。無論如何,「阿扁」也算是一個「傳奇人物」
常言道:「貪字得個貧」,當中它包含著的意思除了是一個連小學都明白的道理之外,更重要的是,它代表著一個佛家的道理-「因果」。以具體意思把「因果」表達出來,就是人做了一件事,說了一番話,從而影響了其周圍的事和物,令到當前的大環境有所轉變,形成最後的一個「果」的出現。縱使當時人的言行只有自己才知道,但其影響的事和物則超出當時人的個體。例如,你殺了一個人,很幸運沒有被其他人發現,但你會因為內疚、心虛而使生活日夜不得安寧。你會因此而百病由生,需要找醫生看病。另外,你心裡會有許多不吐不快的鬱結,無人可傾訴,你借酒澆愁,最後醉倒街頭,酒後吐真言,把所有真相說了出來。你看,最後也逃不過因當初自己所種下的「因」,而所造成的「果」。
話題回到「阿扁」身上,現在大概只有一些盲目的、顛倒是非黑白的綠營支持者仍維護著這位貪心的、編號2630的傳奇前總統。稍為有一點正確價值觀的人都會在背後痛罵他。在筆者心目中,這件事的感覺並不強烈,可能跟親身經歷過有關吧!無論如何,「阿扁」這個故事有這個結局,總算是完滿,亦為一生堅持廉潔的人帶來許多支持。

沒有留言: